伯邑考是什么神 | 伯邑考真实存在吗
封神榜谁的神位最高
说到《封神榜》里面谁的神位最高也还是有说法的,很多人说是姜子牙,但是真的是姜子牙吗?这个真的不好说啊,其实这个背后也是有故事的,所以事情具体怎么说我们也不随便猜测了,下面看看一位大神是怎么说的吧,速度来揭秘看看呀!
论功行赏是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奖赏方式,在古代,皇帝都会按照每个人的功劳高低多少进行封赏,这也是很普遍的,人们也都可以接受。不过,在《封神演义》里面,这事情就有些不一样了,365位正神,每个人的地位都不相同,有的高有的低,可是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就是成为其中最高神的人,竟然是一个在最开始就死掉,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贡献的人,这到底是为什么?
要说在《封神榜》上有名的那些神,哪个神才是地位最高的,可能一时间会回答不上来,不过看看姜子牙的封神榜就知道,这个人应该是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他位列四御之一,地位仅在玉皇大帝之下,执掌天经地纬,以率普天星斗,是万象宗师,众星所拱,由此可见,紫微大帝的地位即便是在整个神话体系中也是很高的,更不用说在《封神榜》上面了。
然而被封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的,却是一个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人,那就是伯邑考。伯邑考在《封神演义》里面,可以说是一个登场和下场都非常早而且非常快的人了,他是姬昌长子,也是一位孝子,因为姬昌触怒了纣王被囚禁,伯邑考带着宝物来到朝歌城,想要用这些宝物请求纣王放过自己的父亲,对他来说,就算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换,他也在所不惜。
在小说中,伯邑考来到朝歌,狐妖附体的妲己见伯邑考十分俊美,琴艺绝伦,于是想要与他亲近,可伯邑考是一个正人君子,他当然不会答应这样的事情,严词拒绝,言语中还对妲己有所羞辱,妲己当然不肯放过他,于是向纣王哭诉,诬陷伯邑考调戏自己,还将他的琴声说成是在暗自咒骂纣王无德。纣王听了这样的话,自然气不过,于是伯邑考就惹上了大事。
他被纣王残忍杀害,还被剁成了肉酱,做成了肉饼,赏赐给了他的父亲姬昌吃下。姬昌早已经算出来伯邑考遇难,但是他装作不知道,将肉饼吃下,在纣王看来就是浪得虚名,根本没有什么本事,最终还是放了他。姬昌终于回到西岐的时候,就从嘴里吐出了三只白兔,而这几只兔子就是伯邑考的三魂所化。兔子们走进了西岐宫殿,为清福神柏鉴接引到封神台中。
最终,姜子牙进行封神的时候,将伯邑考封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成就了伯邑考最高的地位。虽然这样看起来,伯邑考也没有做什么事情,他没有在封神大战中出力,也没有杀敌,说实话也没什么本事,实战的话几乎算是一个战五渣,但是却能够得到最高的神位,因为他对于封神的贡献,不在于杀了多少敌人,而在于他在整个事情中所起到的作用。
他是封神榜上第一个死掉的人,也是姬昌决心与纣王相抗的原因,他知道,如果不把纣王杀掉,推翻商朝,那么往后或许还会有无数个儿子会是伯邑考的结局,不仅如此,天下百姓也不会好到哪去,所以,伯邑考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他做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也算是实至名归。
伯邑考有什么功劳为什么封他这么高的神位
这是一个针对姬发的阳谋巫妖大战后天地人三界各有主宰互不统属,天界有天帝,地府有酆都大帝,人界有人皇三者平级各管各的互不干涉,后来最后一个人皇帝辛自焚,人皇位格无主大周取代大商,按理说人皇位格应该属于大周之主姬发的,但是大周的正统之主应该是伯邑考,因为早逝所以才轮到姬发,按正常世界死了也就没什么事了,但是那是封神世界有封神榜死了并不是终结而是另一段神生的开始,一个饼两个人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一人一半,人皇位格也一样一分为二伯邑考姬发两人一人一半,量变引起质变姬发得的一半的人皇位格退化成了天子位格,伯邑考的得一半人皇位格退化成了次于天帝的紫微大帝位格。地府的情况差不多以前酆都大帝独掌后来又封了黄飞虎为泰山大帝分管,原来三界平级但是经过封神之战人界大量高手封神人界主宰位格下降地府权力分化致使天界盖过地人两界,天庭也成了统御三界的所在人界和地府只能成为天庭附属。
《封神演义》中的伯邑考是个什么样的人
伯邑考是文王姬昌之长子,为救其父被妲己所害。
伯邑考伯邑考
伯邑考为文王姬昌之长子,生性敦厚仁爱,是一名孝子。父亲因触怒纣王而被监禁,伯邑考为了营救父亲,带了七香车、醒酒毡与白色猿猴三样异宝,献给纣王。
纣王妃妲己见伯邑考长相俊美、琴艺绝伦,欲加亲近,但却遭伯邑考正言羞辱,气愤之下,先是诬告伯邑考调戏自己;又暗自现出原形,引出白猿的杀意,最后再诬陷伯邑考之琴声 ,是在暗骂纣王无德。 于是伯邑考就这样被妲己诬陷,割去了四肢,万刃剁尸,做成肉饼后,妲己再送给他的父亲姬昌吃下。
也有版本说某日妲己来到伯邑考房里引诱他,伯邑考他不只不屈美色,甚至严词谴责妲己不守妇道,而引来卫士。此事惊动纣王,欲查明事情始末,妲己将罪名加诸于伯邑考,说伯邑考觊觎她的美色而将她强行拉进房中,纣王一听勃然大怒即刻杀了伯邑考,并做成肉丸子,并将肉丸送给文王食用,文王由卦象得知爱子遭劫,翌日接到早餐却也装作浑然不知地吃下以骗取纣王,让纣王以为文王卜卦只是浪得虚名而已,因此纣王就放了他。
最后西伯侯终于施计回乡,当他刚刚踏上西周的土地,便觉得一阵恶心,张口吐出三只小白兔。他知道这是伯邑考三魂所化,痛心的流下眼泪。这只小兔东瞧瞧西看看,便沿着大路直进了西伯侯的宫殿,在西伯侯的夫人和母亲面前徘徊。婆媳两人不知哪来的小兔,却见到它后内心升起一种莫名的悲伤。此时天已经黑了,小兔子又走到院里,仰望天空。这时,嫦娥奉女娲之命下凡,将它带到了月宫。
紫微星由来:死去的伯邑考是这一场伐纣之役第一位牺牲者,他的魂魄到了南天门,太白金星就将他安在紫微星宫,命为尊贵之神,代表尊贵、权力、帝皇;此为紫微斗数以紫微星为首来源。文王回国后誓言为子报仇,但不幸壮志未酬身先死,而报仇之事就交给了伯邑考的弟弟武王来继续完成。武王于是振兴国力,强兵富国并得到一代军师姜子牙(名尚)的助力而打败商纣建立中国第三个王朝:周。
伯邑考,是单名考。他姓姬,叫考,全名姬考。 考被封了个官是邑,所以是邑考。 邑考在周文王的儿子中排行老大,古时长幼按照“伯、仲、叔、季、显、惠、雅、幼”排列,所以叫伯邑
姬昌的大儿子为什么不姓姬而叫伯邑考
他也姓姬。伯邑考是他的名字。准确地说,他姓姬,名考,字伯邑。
所以电视里叫他邑考是错误的,如果叫他伯邑还算说得通。
他这个名字有以下几个原因。
1.古人书写工具有限,史书上书写人名往往只在开头写姓氏,以下的行文就不写姓只写名。如三国志对张飞的传记是这样写的:“张飞字翼德,涿郡人也,少与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2.古代称去世的父亲为考,如果史书上只称伯邑考为“考”,后人就弄不明白到底指父亲周文王还是指哥哥姬考。因此就把他的字也一并写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如《秦本纪》中有“百里孟明视”的说法,孟明视,百里奚的儿子,“视”是名;“孟明”是字;姓为“百里”。
3.按照周制:以伯仲季叔排行,以公侯伯子男列爵.因此“伯”也有老大的意思。
伯邑考没有什么功劳,为什么还会被封为紫薇大帝呢?
伯邑考在封神演义里是什么样的人,忠义两全,稳重而且极为孝顺,让这样的人出任紫薇大帝显然非常合适 说伯邑考没有功劳,是完全错误的。正是因为他的牺牲,才能换得文王姬昌返回西岐;也正是因为他的残忍被害,才激起姬昌的愤怒,决意讨伐商纣。
本文链接:http://www.grbc.com.cn/post/202305/1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