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孙 老舍》 _ 抱孙 老舍中的幽默句段

娱乐2023/05/26网友52540

本文目录一览:

请教鲁迅、艾青、巴金、老舍、冰心、曹禺这些笔名的来历及着几个人的真名

鲁迅:一生用了140多个笔名,而以笔名“鲁迅”闻达于天下.鲁迅好友许寿裳曾于1920年底,当面向鲁迅问过“鲁迅”这一笔名的寓意。鲁迅的答复是: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抱孙 老舍》 _ 抱孙 老舍中的幽默句段

艾青:原名蒋海澄。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艾青正在法国留学。他同许多留法的中国青年,在巴黎遭到歧视和侮辱。一天,艾青到一家旅馆住宿登记时,旅馆人员问他的姓名,艾青说叫蒋海澄,对方误听为“蒋介石”,便马上嚷嚷开了。艾青一气之下,就在“蒋”的草字头下面打了一个“×”,又取“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在住宿登记时填上“艾青”。此后,这名字一直沿用下来了。

巴金:巴金在法国留学时,有一个姓巴的同学自杀了,他为了怀念他就以“巴”作姓。他的一位朋友还为他取了一个容易记住的名字叫“金”,于是“巴金”这笔名就诞生了,他在《灭亡》一书上就用了此名。

老舍:原名舒庆春,他把“舒”字拆成“舍”、“予”两字,取名“舒舍予”,后来干脆叫起“老舍”来。之所以这样,是习惯于北方的朋友会面时亲热的叫法,如“老王、老马”等。另外,又有舍己为人、奋发励志、“舍我其谁”之意。

冰心:1919年,冰心在发表她的第一篇创作小说《两个家庭》时,第一次使用了“冰心”作为笔名。冰心小时候她就接触中国古典文字,特别喜欢唐诗。她对唐代诗人王昌龄作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特别欣赏,其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尤为喜爱。为了表明她不与黑社会同流合污,她就取“冰心”为笔名。

曹禺,原名万家宝.取自本姓万的繁体“万”,拆开便是草禺,草字不取,取曹,故名曹禺。

老舍的辞工奖是什么意思

《辞工》是老舍杂文集第十四卷中的作品。

可对照老舍作品集:

作品分类如下:

1、长篇小说

四世同堂、骆驼祥子、正红旗下、我这一辈子、二马、鼓书艺人、火葬、离婚、赵子曰、老张的哲学、猫城记、牛天赐传、蜕、文博士、无名高地有了名、小坡的生日、

2、短篇小说集:

赶集(序、五九、热包子、爱的小鬼、同盟、大悲寺外、马裤先生、微神、开市大吉、歪毛儿、柳家大院、抱孙、黑白李、眼镜、铁牛和病鸭、也是三角)、

火车集(“火”车、兔、东西、人同此心、杀狗、我这一辈子、一封家信、一块猪肝、浴奴)

蛤藻集(序、老字号、断魂枪、听来的故事、新时代的旧悲剧、且说屋里、新韩穆烈德、哀启)

集外(不说谎的人、创造病、敌与友、电话、丁、番表——在火车上、狗之晨、记懒人、民主世界、牛老爷的痰盂、沈二哥加了薪水、生灭、小铃儿、新爱弥耳、裕兴池里、抓药)

贫血集(小序、恋、八太爷、不成问题的问题、小木头人(童话)、一筒炮台烟)

樱海集(序、上任、牺牲、柳屯的、末一块钱、老年的浪漫、毛毛虫、善人、邻居们、月牙儿、阳光)

3、戏剧集:

宝船、茶馆、春华秋实、残雾、大地龙蛇、方珍珠、归去来兮、火车上的威风、荷珠配、龙须沟、女店员、面子问题、全家福、秦氏三兄弟、柳树井、青蛙骑手、青霞丹雪、神拳、谁先到了重庆、西望长安、张自忠、

4、杂文集:

报告

(八月十日报告、二月二十五日报告、附:总务部报告、六月十八日报告、六月五日报告、七月二日报告、七月九日报告、七月十六日报告、十一月二十六日报告、十一月十二日报告、十一月五日报告、十月八日报告、十月二十九日报告、十月十五日报告、五月十四日报告、一月二十八日报告、一月二十日报告、一月九日略报)

出口成章

(序、自序、人物语言、语言 人物戏剧、人物语言及其他、语言与生活、话剧的语言、儿童剧的语言、戏剧语言、对话浅论、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学生腔、谈叙述与描写、人物不打折扣、文病、比喻、越短越难、谈简练、别怕动笔、谈读书、看宽一点、多练基本功、勤有功、青年作家应有的修养、谈相声的改造、习作新曲艺的一些小经验、大众文艺怎样写、“现成”与“深入浅出”、《骆驼祥子》序、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成立大会开幕词、鼓词与新诗、暑中写剧记)

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

(不怕,不慌、多改多念、怎样运用口语、写透一件事、突出主题,安排材料、谈人物的刻画、怎样写快板)

老牛破车

(序、我怎样写《大明湖》、我怎样写《二马》、我怎样写《火葬》、我怎样写《剑北篇》、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我怎样写《离婚》、我怎样写《骆驼祥子》、我怎样写《猫城记》、我怎样写《牛天赐传》、我怎样写《小坡的生日》、我怎样写《赵子曰》、我怎样写短篇小说、我怎样写通俗文艺、闲话我的七个话剧、言语与风格、人物的描写、景物的描写、事实的运用、谈幽默)

杂文集第十四卷

(一些印象、文艺与木匠、吃莲花的、第一届诗人节、辞工、趵突泉的欣赏、可爱的成都、买彩票、抬头见喜、青蓉略记、写信、小麻雀、旧诗与贫血、有声电影、头一天、我的母亲、科学救命、还想着它、“四大皆空”、自传难写、哭白涤洲、我有一个志愿、一九三四年计划、又是一年芳草绿、割盲肠记、新年的二重性格、春风、一点点认识、新年醉话、小动物们、双十、特大的新年、小动物们(鸽)续、文牛、观画记、何容何许人也、大智若愚、大发议论、青岛与山大、文协七岁、考而不死是为神、想北平、给茅盾兄祝寿、小病、英国人、痴人、神的游戏、我的几个房东、八方风雨、《牛天赐传》广告、大明湖之春、纽约书简、避暑、东方学院、我热爱新北京、习惯、这几个月的生活、北京的春节、暑中杂谈二则、无题(因为没有故事)、大地的女儿、取钱、五月的青岛、新社会就是一座大学校、画像、五天的日记、生活,学习,工作、北京、写字、吊济南、要热爱你的胡同、读书、南来以前、谢谢青年朋友们的关切、落花生、小型的复活(自传之一章)、养花、有钱最好、快活得要飞了、“五四”给了我什么、谈教育、入会誓词、新疆半月记、西红柿、致台儿庄战士的慰劳书、白石夫子千古、再谈西红柿、一封信、百花齐放的春天、暑避、记“文协”成立大会、贺年、檀香扇、会务报告、悼念罗常培先生、青岛与我、这一年的笔、猫、立秋后、轰炸、宝地、等暑、我为什么离开武汉、勤俭持家、钢笔与粉笔、怀友、梅兰芳同志千古、《天书代存》序、生日、内蒙风光(节选)、鬼与狐、五四之夜、敬悼郝寿臣老先生、代语堂先生拟赴美宣传大纲、独白、南游杂感、避暑、宗月大师、记忆犹新、婆婆话、又一封信、春来忆广州、我的理想家庭、向王礼锡先生遗像致敬、可喜的寂寞、有了小孩以后、未成熟的谷粒、下乡简记、搬家、行都通讯、致陈逸飞先生信、文艺副产品——孩子们的事情、诗人、到了济南、理想的文学月刊、自述、讨论、兔儿爷、敬悼许地山先生、兔儿爷、话剧观众须知二十则、参加郭沫若先生创作二十五年纪念会感言、、给黎烈文先生的信、四位先生、滇行短记、夏之一周间、多鼠斋杂谈、悼赵玉三司机师、一天、梦想的文艺、家书一封、昼寝的风潮、“住”的梦、母鸡、当幽默变成油抹、“住”的梦、我所认识的沫若先生、给赵景深的一封信、答客问、不远千里而来、悼于非閛的画、可喜的寂寞)

杂文集第十五卷

(小引、AB与C、哀莫大于心死、芭蕉集序、保卫武汉与文艺工作、北京俗曲百种摘韵序一、本刊半年来的回顾、储蓄思想、大时代与写家、读《鸭嘴涝》、读巴金的《电》、读画小记、对三十二年文艺界的希望、傅抱石先生的画、《关友声画集》序、关于大鼓书词、关于文协、关于文协的工作——致周扬、关于文艺诸问题、观画偶感、国内文人的团结——致郁达夫、滑稽小说、话剧中的表情、记写《残雾》、教育与文艺、敬悼许地山先生、看画、《抗战诗歌集二辑》序、抗战戏剧的发展与困难、抗战以来文艺发展的情形、老舍幽默诗文集序、连环图画、灵的文学与佛教、鲁迅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略谈抗战文艺、略谈人物描写、论创作、论新诗、漫画、没有“戏”、青年与文艺、如何接受文学遗产、三年来的文艺运动、三年写作自述、三言两语、桑子中画集序、神曲、诗人节献词、《泰山石刻》序、谈通俗文艺、谈中国现代木刻、唐代的爱情小说、通俗文艺的技巧、《通俗文艺五讲》序、文协的过去与将来、文协第二年、文艺的工具——言语、文与贫、文章下乡,文章入伍、我的“话”、

我的创作经验(讲演稿)、五年来的文协、习作二十年、献曝、小报告一则、写与读、形式·内容·文字、血点、约瑟·康拉得、一九四一年文学趋向的展望、一年来文协会务的检讨、幽默的危险、臧克家的《烙印》、怎样读小说、怎样维持写家们的生活、怎样写小说、怎样学诗、战时的艺术家、制作通俗文艺的苦痛、《忠烈图》小引、走向真理之路)

杂文集第十六卷(“厚今薄古”及其他、《北京话语汇》序、《北京文艺》发刊词、《郝寿臣脸谱集》序、《红楼梦》并不是梦、《老舍短篇小说选》后记、《老舍选集》俄文译本序、《离婚》新序、《龙须沟》(修正本)序、《龙须沟》的人物、《龙须沟》写作经过、《骆驼祥子》后记、《马连良演出剧本选集》序、《十五贯》改编说明、《西望长安》作者的话、《新生》简评、把红旗插到评书界、北京的“曲剧”、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工作总结报告、充实我们的学识、创作的繁荣与提高、从盖老的《打店》说起、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大家合作、大力推广普通话、读《套不住的手》、读了《娥并与桑洛》、对曲剧的发展说几句话、多编好相声、多写小小说、风格与局限、古为今用、关于文学创作中的语言问题、关于兄弟民族文学工作的报告、关于业余曲艺创作的几个问题、关于语言规范化、关于阅读文学作品、观戏简记、好戏真多、回答《文艺学习》编辑部的问题、纪念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菲尔丁、简评演技、健康的笑声、介绍北京相声改进小组、救救电影、剧本习作的一些经验、老百姓的创造力是惊人的、论悲剧、民间文艺的语言、请多注意通俗文艺、热爱今天、人物、生活和语言、三多、散文并不“散”、散文重要、深入生活,大胆创作、诗与快板、十年笔墨、什么是幽默、说好新书、谈“粗暴”和“保守”、谈《茶馆》、谈《方珍珠》剧本、谈《将相和》、谈《林则徐》、谈《武松》、谈《阴阳五行》、谈翻译、谈讽刺、谈快板、谈诗、谈谈文艺创作的提高问题、谈文艺通俗化、谈文字简练、谈用字、题材与生活、土话与普通话、文学创作和语言、文学修养、文学语言问题、文章别怕改、我的几句话、我的经验、我为什么写《全家福》、我怎么写的《春华秋实》剧本、我怎样学习语言、舞台花甲、习写喜剧增本领、喜剧的语言、喜剧点滴、戏剧漫谈、先学习语文、相声语言的革新、新《王宝钏》、新文艺工作者对戏曲改进的一些意见、选择与鉴别、学习民间文艺、学一点诗词歌赋、要真钻,也要大胆创造、一点小经验、一点印象、银幕上的《一百个放心》、有关《西望长安》的两封信、

与日本友人的一次谈话、怎样写通俗文艺、祝贺、本固枝荣)

5、其它

旧体诗

(白云寺、北戴河赠四友诗、北行小诗、春游小诗、登太白楼、登岳阳楼、登岳阳楼题-三秋图、观豫剧《花打朝》、贺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黄山奇、黄山小诗之一、黄山云、哭王礼锡先生、内蒙东部纪游、内蒙即景、汕头行、诗二首、诗二章、诗三律、诗三首、诗四首、诗四章、诗五首、诗谢郭老秋雨中来访、蜀村小景、题-全家福、题关良“凤姐图”诗、题静庐写秃松小品、向日本话剧团献诗、一九六五年春节与北京曲艺团诸友欢聚得句、咏黄山、游海门-莲花峰、游秦皇岛、游日十七首、再集马派名剧----赠马连良、赠白土吾夫、赠北京晋阳饭庄、赠陈叔通、赠涤非词人、赠广州部队战士话剧团、赠湖南博物馆、赠梅阡、赠木下顺二、赠山月、赠汕头工艺美术陈列馆、赠申凤梅、赠沈柔坚、赠土歧善、赠王莹、赠荀慧生、赠友人归广州、致郭老、致章老)

新诗

(保民杀寇、保我河山、壁报诗、长期抵抗、成渝路上、慈母、打、打刀曲、附录-致友人函、歌唱伟大的党、歌声、鬼曲、国葬、海外新声、红叶、教授、她记得、抗战民歌二首、空城计、礼物、恋歌、流离、蒙古青年进行曲、谜、怒、青年、青年突击队员、清明、日本撤兵了、山高挡不住太阳、蜀江船歌、痰迷新格、童谣二则、微笑、为和平而战、为小朋友们作歌、新春之歌、新青年、新诗、雪中行军、音乐的生活、元旦铭、札兰屯的夏天、战、丈夫去当兵、致富神咒、祝贺北京解放十年、祝贺儿童节)

曲艺

(八九十枝花、别迷信、陈各庄上养猪多、读书、二期抗战、过新年、和平解放西藏、红售货员、鸿兴饭馆红旗飘、厚古薄今、活-武松、假博士、控诉搂包的-大鼓书词、乱形容、女儿经、陪都赞、扫荡五气、神仙辞职、生产就业、柿子丰收、双反、说明白话、覃本秀自述、维生素、小相声一则、英雄赞、中秋月饼、祝贺儿童节、作诗)

文学概论讲义

(引言、中国历代文说(上)、中国历代文说(下)、文学的特质、文学的创造、文学的起源、文学的风格、诗与散文的分别、文学的形式、文学的倾向(上)、文学的倾向(下)、文学的批评、诗、戏剧、小说)希望、励友人书、自拟小传

骆驼祥子二章和三章中所有的环境描写?

1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街上异常的清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拉车的人们,明知不活动便没有饭吃,也懒得去张罗买卖:有的把车放在有些阴凉的地方,支起车棚,坐在车上打盹;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有的根本没拉出车来,而来到街上看看,看看有没有出车的可能.那些拉着买卖的,即使是最漂亮的小伙子,也居然甘于丢脸,不敢再跑,只低着头慢慢的走.每一个井台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刚拉了几步,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便和驴马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还有的,因为中了暑,或是发痧,走着走着,一头栽在地上,永不起来. 【点评】这里所写的是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情景,细腻逼真,令人感同身受.叙述和比喻生动形象,有力地烘托出祥子拉车生活的艰辛和遭遇的悲惨 2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出来,地上已经下了火.”“马路上一个水点都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很高,与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恶毒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 .处处干燥,处处烫人,处处敝闷,整个老城就像烤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 分析:这些描写看似是作者不经意写上的,其实不然,试想,在这主人望而生畏的天气,谁不害怕?然而,祥子却“在院子里看了看那灰红的天,喝了瓢凉水,走出去.”他不是去乘凉,不是去避暑,更不去逍遥,去作乐,而是为生计所迫,在烈日下去拉车,去挣钱.这样,祥子的悲惨命运在景物描写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可见,这些景物描写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不同层次的展现

老舍的原性格特点是哪样的?

 老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中文名: 舒庆春 别名: 老舍 国籍: 中国 民族: 满族(正红旗)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899年 逝世日期: 1966年 职业: 作家 主要成就: 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 代表作品: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老舍对于市民性格的弱点是持批判态度的,但态度比 较 温和。鲁迅对阿Q 、闰土、华老拴等这类人物是“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北京市民 文化赋予老舍的不是敷衍,而是宽容;不是鄙俗,而是朴素;在 “ 哀”的同时,他 对笔下的“ 老中国儿女”的不幸命运与麻木的精神则没有多少 “ 怒” 。对比老舍同 鲁迅、茅盾、叶圣陶等同时代大多数作家对待愚昧、保守文化的愤激态度,就不难 看出市民文化赋予老舍的温和性格。他更多是同情、是理解、是宽容。他自己也承 认, “ 假若我专靠着感情,也许我能写出有相当伟大的悲剧, 可是我做不彻底。 ” “ 我 恨坏人,可是坏人也有好处:我爱好人,可是好人也有缺点。 ” ②{0老 舍:《 我怎样写 老张的哲学) 》 ,见 《 老舍论创作》 ,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8 1 年11月版, 第5 页。}正是老舍这种对 人世所抱的普遍的同情态度,他的小说在对国民性进行批判时,更多的是温和同情 的讽刺而不是尖锐犀利的抨击, 有时甚至拿这些弱点开玩笑, 写出诸如《 开世大吉》 、 《 抱孙》等几乎纯为搞笑的王朔般“ 耍贫嘴”似的作品。不难看出,老舍身上涌动 着一股温和的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溪流,这就形成了老舍特有的幽默。他看出人 间的欠缺, 承认人类的缺限, 认为人人都有可笑之处, 他自己也非例外。 对于“ 恶” 他在嘲笑中往往带着宽容, “ 笑骂,而又不赶尽杀绝! ”老舍对 “ 恶”的讽刺中常常 带着真挚的怜悯, 发出的是含泪的笑。 老舍以他温和、 真诚、 义气甚至淘气的性格, 为现代文学贡献了一种独特的幽默艺术。 老舍是传统观念极浓重的知识分子 ,浓重的传统观念 ,影响着他的社会交往 ,决定着他在家庭生活链条上的情感和心态 ,也制约着他的创作 ,是老舍为人和作文的致因机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