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林】 - 曲阜孔林孔府孔庙讲解全部
朗朗齐鲁月·曲阜之旅·孔林·宜与天地共长久
朗朗齐鲁月·曲阜之旅·孔林·宜与天地共长久
相传孔子七十三岁那年,预感到自己天命已尽,不久于世,哀叹“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之余,决定带领弟子出去勘选墓地。孔子以为墓地风水直接关系到后代的兴衰,所以他不辞辛劳,亲自奔波,最终选定曲阜城北的泗水河之滨,圈下一块占地18顷的墓地。子路提出:“此处风脉虽好,可前面还缺条河”。孔子说:“不必忙,自有秦人来挑河”。孔子溘然长逝之后,过了二百七十多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有人建议说:“要想让儒学消亡,应当先破坏孔子坟墓的风水。孔林里没有河,如果在孔子墓前挑一道河,将他和阙里故宅隔断,孔子就不能显圣了。”秦始皇一听,马上征派徭役,在孔子墓地南面挑了洙水河,正好为孔子效劳,完成了孔子墓的最后一项工程。
如今孔林占地3000余亩,四周林墙长达15华里。林内老柏古槐,青翠苍郁;奇木异草,触目皆是,称得上是我国最大的人造园林。万木掩映之中,孔子及其后裔安息于密密麻麻、一望无际的墓冢内。六十多座楼亭殿堂坊隐现于密林,两千余尊精美的石人石兽点缀墓地,上千块碑碣和丰富的地下文物更使孔林成为名符其实的文化宝库。传为秦始皇挑出的洙水河横贯孔林,与圣脉攸关,被誉为“灵源无穷,宜与天地共长久”的河水。
孔林是我国时间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氏族专用墓地,也是我国唯一一处木石合一的大型陵园。明李东阳有诗云:“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恩沾周雨露,仪识汉衣冠。驻跸亭犹峙,巢枝鸟未安。断碑深树里,无路可寻看。”
教泽垂千古 泰山终未颓
孔子墓位于孔林中心。进圣林门,过洙水桥,经享殿,便可看到周长里许的红色垣墙环绕墓周,墓前有巨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为明正统八年(1443)黄养正所书。墓前石台系唐代从泰山运来封禅石筑成。孔子死前曾将自己离世比作泰山崩塌,而他死后成为帝王之师、万世师表,这高大的石台,正象征着孔子思想如巍巍泰山,顶天立地。孔子墓葬,规格非凡,气势恢宏,连帝王之墓也要稍逊一筹,乾隆为此感叹:“教泽垂千古,泰山终未颓。”
孔子墓似一隆起的马背,称“马鬣封”,是一种特殊尊贵的筑墓形式。墓右为其子孔鲤的墓冢,南为其孙孔伋墓,这种墓葬布局名曰“携子抱孙”,人们说“怀子抱孙,世代出功勋”,“父在子怀,富贵永远来”。此布局构成的风水对圣脉兴旺是有作用的。孔鲤系孔子独子,因他出生时鲁哀公特意送去一条大鲤鱼祝贺,孔子便给儿子起名孔鲤,字伯鱼。孔鲤先孔子而死,并无建树,因是圣人之子,故被宋徽宗封为“泗水侯”,孔氏子孙尊为“二世祖”。孔伋继承孔子学说并有所发展,著《中庸》等儒家经典,故被元帝封为“沂国述圣公”,孔氏子孙尊为“三世祖”。
孔子墓的前面有供奉孔子木主的享殿。享殿与挡墓门之间是一段甬道。甬通两旁,石仪成群。其中有四对巨型石雕,名曰华表、文豹、角端、翁仲。华表矗立在墓门内侧,是进天门的标志。这对华表又叫望柱,是宋代作品,古朴浑厚。华表后有两对伏卧昂首的石神兽文豹和角端,相传,文豹是专司守墓的神兽,腋下喷火,温顺善良;角端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明外域幽事,曾随孔子周游列国。翁仲传为秦代骁将,威震边塞,后来被雕刻成两个人的石像,右文左武,相对而立,共同护卫坟茔。一次,乾隆拜谒孔子墓时,走到此处,问随从的一位翰林院大学士:“这石人叫什么名字?”翰林一时疏忽,答曰:“仲翁”。乾隆微微一笑,随口吟诗一首:“翁仲缘何说仲翁,只因窗下欠夫工,有亏朝里为翰林,贬出江南作判通”。可怜这位翰苑名流偶因一字之差,便被贬作佐杂闲曹之职了。
子贡庐墓处 弟子泪不干
孔子死后,众弟子守墓三年,相诀而去,只有子贡又在墓旁守护了三年。后人为纪念此事,在子贡守墓处建三间西屋,立碑题“子贡庐墓处”。庐墓处在孔子墓西侧。
说起子贡与孔子之间深挚感人的师生情谊,当地有许多美好的传说。子贡名端木赐,江南卫国人,原是富甲一方的巨商,因为敬仰孔子的道德学问,弃商从学,很快成为孔子的十大高徒之一;他后来从政,又是风云一时的巨头,但始终极其崇拜孔子,常说:“学不厌者,智也;教不倦者,仁也。仁且智,夫子即圣矣”。孔子死后,子贡从江南千里奔丧,丧事完毕,又为孔子守墓六载。这期间,他将南方稀有珍木楷树移植于其师墓旁,寄托他对老师的一腔真情。楷树木质坚韧,树干挺直,象征孔子为人师表,天下楷模。清康熙年间,子贡手植楷遭雷火焚死,康熙帝得知后,诏令重植楷树一株,并立碑刻石纪念。碑石竖刻“子贡手植楷”碑文及手植楷枯干图像,立于当年子贡挥泪植树的原址。据说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日前后,这块石碑的表面总是湿漉漉地挂满了一串串水珠,特别是碑文上水珠多于别处,而“子贡”二字处又最多;更奇妙的是水珠白天黑夜无休无止,擦掉后马上就又冒出来,屡拭屡出。当地人说那是子贡为祭祀老师而伤心流泪,因此习称此碑为“含泪碑”。
帝王勤驻跸 康熙行大礼
孔子墓东南有宋真宗、清康熙和乾隆皇帝的三座驻跸亭。“跸”是皇帝出行的车驾,此三亭为纪念三位皇帝祭祀孔子时驻跸于此而建。其中中间一座四角多棂黄瓦覆顶的碑亭是康熙皇帝的驻跸亭。
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圣祖玄烨为笼络汉族士子,亲赴曲阜祭孔。孔子六十四代孙孔尚任被荐为引驾官。在前往孔林谒孔子墓时,康熙为示尊崇,下轿步行。途中一颗落蒂槲实落在康熙皇冠上,康熙虚惊过后,看到一株冠如华盖的高大槲树。此树原产关东林区,他自然熟悉不过,但他突然想试探一下孔子后裔是否忠于清廷。他问孔尚任:“孔爱卿,此树何名也?”孔尚任如照实回答,便犯称满夷槲(胡)人的大忌,对此,孔尚任很明白,于是他趋前奏道:“圣上,此树为橡子树,乃先祖弟子从关东移至圣林。两千多年来,它带吉祥于圣门,使圣脉不断,圣裔延续;为此,圣门后裔把它视为吉祥的象征,故取吉祥的‘祥’字谐音称为橡;其果实称为‘子’,是因‘子’字是古代对有美德的人的尊称。孔氏世家出于敬意,故称此树为橡子树也。”康熙龙颜大悦,对孔尚任的敏捷才思赞不绝口。
在驻跸亭整理衣冠之后,康熙踏着黄毡来到孔子墓前。他凝视着墓碑上“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几个大字,良久未行大礼,一言不发转回驻跸亭。陪行的衍圣公孔毓圻不知所措,找来孔尚任商议。孔尚任寻视之后,马上派人将墓碑上“文宣王”三字用黄绫裹住,再写“先师”二字贴在绫上。后来,康熙见碑上的字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墓”,立即行了一跪三叩大礼。原来,自古君拜师不拜王,康熙初见碑上“文宣王”字样,便不行拜礼,以免屈圣驾。
曲阜三孔是哪三孔论语的三孔
曲阜三孔:山东济宁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
另外,文学史上,也有“三孔”之说,孔武仲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
孔武仲,字常父,临江新喻人。仁宗嘉佑八年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哲宗元佑初,历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尝建论恢复诗赋取士,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
关于曲阜“三孔”的提问
1,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
2.为什么曲阜“三孔”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曲阜孔庙、孔府、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曲阜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是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2000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历经2400多年而从未放弃祭祀,是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庙宇,也是中国现存最为著名的古建筑群之一;孔林延续使用2400多年,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延用时间最长的氏族墓地;孔子嫡孙保有世袭罔替的爵号,历时2100多年,是中国最古老的贵族世家,其府第孔府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最为典型的官衙与宅第合一的建筑群。
孔庙、孔林、孔府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集中体现在它所保存的文物上。300多座、1300多间金、元、明、清古建筑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建筑规制和特点;1000多件汉画像石、孔子圣迹图、石仪、龙柱等反映了石刻艺术的变化和发展;5000我多块西汉以来的历代碑刻既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经济、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料;10余万座历代墓葬是研究墓葬制度的重要实物,17000余株古树名木是研究古代物候学、气象学、生态学的活文物。10余万件馆藏文物中,以元明衣冠、孔子画像、衍圣公及夫人肖像,祭祀礼器最为著名;其中元明衣冠是中国罕有的传世同类文物,对于研究古代服饰、纺织艺术具有重要价值。30万件孔府明清文书档案是中国为丰富的私家档案,是研究明清历史尤其是经济史的重要资料。“三孔”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曲阜“三孔”是指什么
曲阜三孔是指孔庙、孔府、孔林。
中国山东省的西南部的济宁市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孔夫子生前在此开坛授学,首创儒家文化,为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深深地打上了儒学烙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整个中国的思想、政治和社会体系,成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石。
1994年孔庙、孔林、孔府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孔庙,公元前478年始建,后不断扩建,至今成为一处占地327公顷(1公顷=10^4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包括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与五十四门坊,气势宏伟、巨碑林立,堪称宫殿之城。
孔府,建于宋代,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之地,西与孔庙毗邻,占地约16公顷,共有九进院落,有厅、堂、楼、轩463间,旧称“衍圣公府”。
孔林,亦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林墙周长7千米,内有古树2万多株,是一处古老的人造园林。
山东曲阜的孔林,为什么看不到乌鸦与蛇类?
孔林中的树散发的气味乌鸦不喜欢,泥土中含有驱蛇的物质。
林中种的楷树,桧柏等发出的气味乌鸦不喜欢,而墓地里用乌沙和朱砂铺设,里面含有驱蛇的成分,所以没有蛇
本文链接:http://www.grbc.com.cn/post/202305/1906.html